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重”担在肩 承“载”未来
更新时间:2024-04-22 11:15:00 来源:中国网

4月20日,朔黄铁路3万吨级重载列车55066次安全到达河北黄骅港站,运行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目前编组最长、载重最大的重载组合列车。列车采用“1+1+1+1”编组方式,由4台“国能号”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4辆,总长4088米,总重3.24万吨。

科技赋能,让重载技术走深走实。不同于高速铁路技术,重载铁路技术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长期以来重载铁路技术仅局限于部分资源型大国。朔黄铁路于2000年5月18日开通,开通之初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仅能通过机车重联的方式增加牵引力,以达到单趟重载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发展,不仅限于机车部分,载货重载车辆也成为急需突破的技术难题。2006年9月,4,000辆C70A型运煤敞车正式在朔黄铁路上线运营。并于同年该车可实现不摘钩连续翻卸,效率提高25%。随着该车在包神线、神朔线及朔黄线上投入运用,将大大提高煤炭的运输能力。2023年5月,为朔黄铁路量身定制的“国能号”机车正式上线,除了采用传统机车设计方面领先的国内全自主TD-LTE、牵引网络控制、空气制动、无线同步操控等先进技术外,还采用北斗卫星“天眼”定位,进一步增强机车安全性能,多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地面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重载事业的发展更绿色更智能更高效。

政策扶持,让重载技术突破壁垒。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重载铁路设计规范》,指出了重载铁路是指满足牵引质量8000t及以上、轴重为270kN及以上、在至少150km线路区段上年运量大于40Mt三项条件中两项的铁路。为后续国内重载铁路的发展定下标准。2021年12月国家铁路局印发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明确指出3万吨级重载铁路作为2025年前的主要目标。事实证明,相关政策扶持为科学有序发挥指明了方向。通过多年发展,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已成为保障全国电力供应的支柱性政策。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路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将重载机车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状态检测与健康评估、重载铁路桥梁服役性能退化规律与状态评估方法两项内容列为主要研究方向,再次强调了重载铁路技术在当今铁路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以政策指引,集中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彰显了我国发展重载技术的坚定信心。

民心所向,让重载技术持续发光。2023年朔黄铁路完成年累计货运量35011.8万吨,其中煤炭运量33025.1万吨,货运总量同比增长1914.2万吨,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朔黄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连续6年煤炭年运量超过3亿吨。包括黄大线和黄万线在内,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里程达到889公里,承担着我国能源保供重要使命。入冬以来,朔黄铁路聚焦发电采暖用煤保供任务,强化移交车流组织,充分发挥大编组列车开行优势,提高分界口重车接入量,做到列车均衡开行、机列有序衔接,分界口高效畅通,严格卡控非运用机车台数和停时,强化机力保障。去年冬季,朔黄铁路保持日均运量104万吨以上,日均上线运用机车265台以上,刷新2万吨重车月度开行、单日煤炭运量、单月运量等运输指标纪录18项次,为全国冬季能源保供工作提供了稳定的运力支持,让更多的居民能够用上便宜、省心的电煤。

据了解,朔黄铁路已经常态化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8周年,开行列数突破10万列,运输煤炭超11亿吨,其运用和掌握的重载铁路移动闭塞、自动驾驶、智能运管维等先进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多年研究和运输实践的基础上,朔黄铁路成功开行3万吨级重载组合列车,对提升我国煤运主通道运输能力、探索重载技术前沿水平具有积极重要作用。(蔡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