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
安溪县龙门镇:党建引领有“粮”方 唤醒“沉睡”撂荒地
更新时间:2023-08-14 11:07:44 来源:中国网海丝泉州频道

走进龙门镇桂瑶村的田间地头,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连片耕种。撂荒地里,两台挖掘机和20多名村民低头辛勤劳作,通过翻耕、平整等作业,重新唤醒沉睡的土地,“地还是这些地,但却重新恢复了生命力。”桂瑶村副主任叶宗和望着眼前这一幕,高兴地说。

今年伊始,龙门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整镇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把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切实管好用活土地资源,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

党组织牵头“集”,推动碎片化撂荒地连片流转复垦

龙门镇山多地少,耕地普遍较为分散、碎片化,盘活撂荒地的首要任务,便是把土地集约起来。为切实解决撂荒地“集约难”的问题,龙门镇充分发挥镇党委、村党支部、自然村党小组、网格党员四级党建网络和“多网合一”的力量,深入走访群众、种植大户和农业公司,把开展撂荒地复垦复种的政策宣传开去,把各方关切的问题收集回来,搭建起沟通平台。同时,多次召开镇村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专项组织在全镇范围开展撂荒地复垦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2023年龙门镇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方案》。

同时,龙门镇还广泛宣传《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七条措施》补贴政策,对抛荒地块进行区分,因地施策。对交通较为方便或耕种条件较好的抛荒耕地,积极宣传耕地流转补助和规模种粮补助政策,引导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种粮大户集中流转开展复垦复耕;对耕种条件较差的抛荒耕地,区分情况,选择旱粮、经作等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桂林、桂瑶结合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倾斜撂荒地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地块应种尽种。

此外,龙门镇班子成员全部下沉所挂点的村,实行“包村包片、一村一策、一周一报”工作机制,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想对策、找资源。镇村干部联动起来,根据各村土地撂荒情况,采取“定片、定点、定农作物”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以村集体、经合社(发包方)为牵头,统筹集约耕地常年撂荒且较集中的村,作为连片撂荒地流转复垦复种示范点的撂荒地盘活新路子。

村支书带头“引”,引进经营主体联农“代耕”

土地集约好了,谁来耕种?面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种粮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龙门镇转变思路,动员各村积极引进农业公司或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地复垦复种,以机械化、规模化“代耕”模式有效解决人力、资金、技术、销路等制约农业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村支书的带头作用充分凸显了出来。“我们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数块大面积撂荒农田,小丘并大丘,并和泉州市绿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溪县恒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耕种协议,不仅每年将为大生村增加近14万元的村财收入,还解决了大生村近30个大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让抛荒十余年的200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大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志明说道。

在大生村的示范带动下,其它村纷纷“各显神通”,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代耕”模式:一方面,各村支书带领村“两委”干部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动员家中有撂荒地且无劳动力或没有耕种意愿的农户,把土地委托给村集体代管代耕,这样既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也能迅速集约起连片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另一方面,多方物色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村集体开垦、种植户承包种植、农业公司提供农资和保价收购”的种产销一体化合作模式,对集约连片撂荒地进行流转复垦“代耕”,推动撂荒地复垦复种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党员群众合力“推”,提高土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龙门镇以党组织为引领,让党员干部行动在先、引领在前,促进了农村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最大价值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力。

班子成员空缺,软弱涣散村......是曾经摆在桂瑶村副主任叶宗和面前的窘境,如何发挥好党组织作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田地利用率,也是亟待他解答的难题。

镇党委为了抓好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为桂瑶村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帮扶方案,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3年已在桂瑶村打造了500亩茭白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叶宗和抓好契机,在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拿出了自己的5亩土地为“试验田”,与福建安溪茭禾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以“水稻+茭白”轮耕轮作的模式进行种植,预计收成后能年产水稻2200公斤、茭白15000公斤,年收益5万元。 茭白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工人,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现如今的种植基地,已经种下去100多天的水稻长势良好,入眼所见的一片片绿色看着煞是喜人。田里的村民们正忙碌在拔除杂草,以保证水稻有个好收成。

“轮耕轮作”茭白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桂瑶村抓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下来我们将发动党员,集约土地,种植茭白,充分发挥轮植的经济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叶宗和对桂瑶村未来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