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教育
携历史烟云 续海丝新航
——评林轩鹤《泉州传: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更新时间:2023-03-28 10:05:41 来源:中国网海丝泉州频道

中国网福建讯  近年来,为城市立传蔚然成风,《北京传》《南京传》《广州传》《深圳传》《海南岛传》……中国外文局推出的《丝路百城传》将为城市立传推向新的高潮。

泉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世人眼中,值得大书特书,为之树碑立传,众望所归,广为期待。

林轩鹤先生以一位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学使命感,以泉州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泉州晚报首席评论员所具备非凡的眼力,笔力,促使其作为和担当 ,站在历史的肩头,透过历史窗口,全景式逡巡千年泉州的天空。

十五章,五十六万字,以时间为红线,将千年泉州绚丽多姿的珠贝串联起来,第一部以传记形式再现鲜活的千年泉州,出炉面世后,反响热烈,无疑是一部成功的传记。

一,全景式溯流,以恢宏的叙事,展现历史的纵深。

城市传记与人物传记不同,城市作为永生的生命体,随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具有错综繁复的肌理和格局,须对历史纵深的探寻,和未来的展现。可以如实钩沉,加以联想,甚至推理。这座城市的历史站位,文化根基,事件遗迹必须进行挖掘,对城市的未来更需联想和展望。轩鹤先生笔下的泉州是一位既沧桑又年轻,既沉稳又充满血性的闽南汉子。从晋人衣冠南渡符号的晋江、洛阳江写起;从武荣州到泉州;从海洋文化到海丝文化;从以舟为车到番客下南洋;从晋江模式到晋江经验;从序言到第十五章《跨越式发展又一次起跳》,改革开放后的泉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泉州城市未来的发展”,有联想,有展望,全书纵横捭阖,上下腾挪,古今驰骋。

二 ,细腻的人文关照,构建拓展叙述空间,勾勒鲜明特色,凸显根深蒂固的历史人文特性。

轩鹤先生采用时间空间的转换和对质,从繁复的线索,错落的空间,漫长的岁月中回放,提炼梳理出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特性。“刺桐古城”“东方大港”“宋元泉州”“海丝起点”“南洋番客”“泉州建筑”“泉州桥梁”“泉州小吃”,这些都是泉州特有的海洋元素,传统文化延续。而朱熹,李贽,欧阳詹 ,俞大猷,郑成功,弘一上人是泉州历史文化的先驱,在泉州文化缔造过程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作者发挥散文写作手法优势,细腻描述,文学味浓厚。蟳埔女的头上的“移动花园”,闽南蚵仔煎风味小吃,乌龙茶,还有闽南古大厝,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无不烙下泉州特有的文化印记。

三,接续当下,通向未来。

我们在诵读《诗经》,在小雅,大雅就有对都城的书写,汉代的《京都赋》都属城市传记类。近现代屡见不鲜,但大都为留证式,着眼于历史记录。而现代的城市传更多是一种文史勾连式, 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重新书写,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认同。丝路贸易,风雨下南洋,多元文化宝库,南派工艺,舌尖上的古城,泉州桥梁……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多种多样形态,蕴含某种活力和生机,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以敏锐的视觉导出哲理性的思考。

《泉州传》中的泉州,无论先祖衣冠南渡,筚路蓝缕的闪光足迹,还是面向大海,向海而生的激浪涛声,均可解读出坚毅勇敢 ,胸襟豁达,典型山海一体的秉性,也是这座城市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原动力。从晋江模式到晋江经验再到泉州模式,解读出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切实勾勒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根深蒂固的地方人文印记,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为城市立传,就是塑造一位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历史巨人,他从历史长河击楫扬帆涉水而来,又引吭高歌继续前进,林轩鹤先生笔下的泉州,浓郁着历史陈香,生动,逼真,催人奋进。展现未来,正以无限生机和活力驰骋在新时代的快车道上。

四,多种文体笔法综合运用 ,增强了传记的艺术感染力。

传记是非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林轩鹤老师从事文学创作数十年,在全国诗坛早已成名 ,在散文,报告文学也有较深功力,尤其作为泉州晚报首席评论员的资深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翔实资料,使其《泉州传》文史俱佳,交相辉映,也是其成功所在。千年古城璀璨夺目,如何在巨细取舍,详略得当,删繁就简,散文笔法在传记中游刃有余。宏观精炼,局部细腻,如对历史源头的艺术铺陈,对古街古巷,古建筑,风味小吃的慢镜头的叙述再现,倾注浓浓的情感。在《泉州“番客”下南洋》中对主人公“番客”人物特写,刻画一位坚毅,隐忍的南洋客。第一章中“面对无垠的苍穹,面对浩淼的大海,我站在暮色的岸边,仿佛站成一棵独自怀想的树”诗歌的美感,深远的偶意,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掩卷之余,我们为城市的辉煌和荣光击节,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永生不朽的灵魂。奔腾在五十六万字长卷的字里行间有不息的闪光浪花 ,一部城市传记是不可能全部准确表现出来的,但他对黏连记忆的断层,延续城市未来构思是不可估量的。(王忠智)